7月17日,由市人社局、江東新區管委會主辦,江東新區組織人社局承辦的江東新區“南粵家政”工程月嫂首期培訓開班,此次月嫂培訓班將在近期開展3期,每期學員約20人。
近期,江東新區將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南粵家政”系列培訓,聘請專業師資開展公開課和專業技能培訓課,課程內容涵蓋客家菜系廚娘、育嬰師、母嬰護理師等,并對參培人員培訓期表現和實操考試進行技能水平認定,推薦就近就業,優秀者將入選河源市家政服務人才儲備庫或江東新區家政服務人才儲備庫。
實施“南粵家政”工程,目的就是要解決家政服務市場供給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以工作“小切口”推動服務“大變化”、滿足民生“大需求”、解決群眾關心關切“大問題”。記者獲悉,江東新區將圍繞“四大行動計劃”和“四個重點培訓”,抓好“六個關鍵環節”,把“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打造成為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緊密結合的富民工程。
四大行動計劃:一是實施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充分利用各類培訓機構、實訓基地等培訓資源,提高新區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二是實施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在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勞務扶貧對接等方面綜合施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三是實施品牌創建行動計劃,通過開展家政服務技能競賽、樹立一批品牌企業和典型人物,打造“一區一品”“一區多品”或“一鎮一品”“多鎮一品”等地方特色家政服務品牌,帶動新區家政服務行業發展;四是實施權益保障行動計劃,規范市場秩序、加強權益維護,將家政服務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四個重點培訓:即立足服務河源、輸送大灣區理念,遵循市場規律、堅持需求導向,高質量高標準開展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四個重點培訓項目,抓好標準制定、技能培訓、職業評價、促進就業、誠信建設、品牌創建等六個關鍵環節,使從業人員素質有提升、就業有渠道、權益有保障、社會有認同,使家政服務成為受人尊重的體面職業,使家政工程成為城市文明浸潤滋養農村文明的橋梁。
啟動儀式上,新區組織人社局還與喜陽職業培訓學校簽訂合作框架協議。